當前,“必須關注公眾號才能開發票”“必須使用小程序才能點餐”“必須掃碼繳費”,諸如此類掃碼強制關注使用的現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見。經營者將關注公眾號或使用手機APP、小程序作為消費者行使權利或享受服務的前提,是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涉嫌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通過掃碼關注公眾號、使用小程序獲取與服務無關的消費者個人信息,涉嫌違反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法規。
商家掃碼手段五花八門
家住北京市西城區的趙啟陽已經記不清因掃碼和商家發生過幾次爭執了。有一次她陪母親去一家西餐廳吃飯,餐廳并未提供紙質菜單,而是讓她掃桌上的二維碼自助點餐。由于母親年歲較大,不方便使用手機點餐,就向服務員索要紙質菜單。但對方以店內客人較多、紙質菜單數量有限為由,遲遲未提供。
“商家通過掃碼服務節省人力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拒絕消費者最起碼的要求吧。”更令趙啟陽氣憤的是,除了點餐環節,個別商家甚至會在開發票環節“設卡”,要求掃碼關注一個公眾號才能開具發票,掃碼后她才發現,該公眾號并非商家運營的公眾號,而是一個第三方的營銷號。
“交個停車費竟然得先掃碼關注后才能付費?”最近,北京市民劉銘就在北京市南四環某停車場碰上了這樣的事。原本出示了付款碼的劉銘卻被停車場工作人員要求掃碼關注公眾號后,自助結賬。
掃碼關注后,需要自行輸入車牌號碼,系統才會提示繳費,一番操作下來,不僅費力,更加費時,導致很多車輛擁堵在停車場出口。
餐館就餐、結賬發票、停車繳費……商家之所以不厭其煩地讓消費者掃碼,背后可能獲得的多種收益是關鍵。
強制誘導掃碼涉嫌違法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是消費者獲得稱心如意的商品和服務的基本保證,也是民法典的自愿原則在消費交易中的具體表現。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九條明確規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服務的權利,有權自主決定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因此,商家要求消費者掃碼關注公眾號這一看似“常規”的做法,可能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針對掃碼亂象,相關部門應予以重視,加大監管力度,不能讓二維碼變為“攔路碼”。
“不管商家打著何種算盤,互聯網再大也大不過法網,商家利用掃碼設‘卡’的行為已涉嫌多種違法。”劉俊海以開發票為例稱,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二條明確規定,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或商業慣例,向消費者出具發票或購物單據;消費者索要發票等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的,經營者必須出具。這意味著,向消費者開具發票是經營者的法定義務,經營者履行法定義務不能設定任何限制性條件。如果在消費者要求開具票據時,要求其先掃碼關注,等于變相為開具票據這一法定義務設置了門檻,違反了法律規定。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注意到,一些消費者掃碼后,要想獲取相應服務或享受部分優惠,必須要授權商家獲取其個人信息,此舉涉嫌違背個人信息保護法中規定的處理個人信息必須遵循的合法、正當、必要和誠信原則,涉嫌對消費者個人信息進行過度收集,一旦商家對用戶個人數據保管不善,甚至有意散布,極大加劇了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
陳音江表示,如果商家一定要獲取這些信息才能提供相應服務,屬于違法行為,消費者有權拒絕,并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
陳音江指出,《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明確提出,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應當規范公眾賬號推薦訂閱關注機制,未經互聯網用戶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強制或者變相強制訂閱關注其他用戶公眾賬號?!毒W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規定,網絡交易經營者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者請求,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信息。商家掃碼亂象背后不僅涉嫌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也涉嫌違反了網絡安全等相關法律法規。
多地消協發聲:不得強制消費者“掃碼點餐”!
5月9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公開勸喻相關經營者,不得強制消費者關注公眾號或使用手機APP、小程序進行自助點餐或購物、繳費;同時,經營者也不得利用公眾號或手機APP、小程序過度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該消息迅速上榜微博熱搜,引發公眾討論。
早在2021年1月6日,南京市消協對于“下館子必須掃碼才能點菜,老年人不會怎么辦?”有過回應:消費者可以拒絕掃碼點餐,餐廳要方便各個年齡段的消費者。
2021年3月2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曾發文,明確強制掃碼點餐、強制關注公眾號或授權個人信息的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年5月17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聯合相關單位推出全國首個關于掃碼消費的行業自律承諾,提出商家不得強制讓消費者掃碼消費,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消費者關注商家公眾號,收集消費者信息遵循合法、正當、必要性原則等。
攜手整治掃碼亂象
針對頻頻被吐槽的掃碼亂象,特別是餐飲業掃碼點餐強制關注公眾號的問題,3月31日,微信官方發文表示,掃碼點餐強制關注公眾號整改已完成95%,剩下的5%希望用戶能夠幫助一起發現,目前已在公眾號投訴入口中新增了掃碼點餐的專門投訴入口。
在劉俊??磥?,整治商家掃碼亂象,需形成多方合力,攜手共治。就法律法規層面而言,不論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個人信息保護法,還是《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都為商家強制掃碼行為劃定了紅線,商家應自覺地杜絕和告別這種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
此外,監管部門應進一步強化對掃碼消費的監管力度,并加大對涉嫌違法違規商家的懲處力度,還應增加此類案件的曝光量,提高法律震懾力。在強化監管的同時還應疏通投訴和舉報渠道,鼓勵消費者積極提供違規線索,合力共治亂象。
網友熱議:
這種肆意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越來越多,必須嚴厲整治了。
昨天去超市,強制下載APP結賬。一生氣,東西扔那走了。
其實掃碼點餐我接受,但是每次都讓我關注公眾號挺煩人的。
曾經去一個奶茶店是強制掃碼,為此我選擇了不消費。
本版文圖綜合人民日報、法治日報、新華社、海報新聞、北京日報、南京發布等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wygwzx.cn/chengshi/show-252-291487-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